



标准简介
国家标准《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1部分:全身毒性试验》由TC248(全国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主管部门为国家药监局。
主要起草单位山东省医疗器械产品质量检验中心、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主要起草人王昕 、孙立魁 、韩倩倩 、王涵 、褚祥宇 、许晶 。
标准基本信息
- 标准号
- GB/T 16886.11-2021
- 发布日期
- 2021-11-26
- 实施日期
- 2022-12-01
- 全部代替标准
- GB/T 16886.11-2011
- 标准类别
- 方法
- 中国标准分类号
- C30
- 国际标准分类号
- 11.100.20
- 归口单位
- 全国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执行单位
- 全国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主管部门
- 国家药监局
采标情况
本标准等同采用ISO国际标准:ISO 10993-11:2017。
采标中文名称: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1部分:全身毒性试验。
相近标准
- YY/T 0127.19—2023 口腔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9部分:亚急性和亚慢性全身毒性试验:植入途径
- YY/T 0127.15-2018 口腔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5部分:亚急性和亚慢性全身毒性试验:经口途径
- YY/T 0127.14-2009 口腔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2单元:试验方法 急性经口全身毒性试验
- YY/T 0127.2-2009 口腔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2单元:试验方法 急性全身毒性试验:静脉途径
- YY/T 0127.11-2014 口腔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1部分:盖髓试验
- YY/T 0127.5-2014 口腔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5部分:吸入毒性试验
- YY/T 0127.18-2016 口腔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8部分: 牙本质屏障细胞毒性试验
- 20240387-T-464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2部分:动物福利要求
- GB/T 16886.5-2017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5部分:体外细胞毒性试验
- 20231801-T-464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7部分:医疗器械成分的毒理学风险评估
我们的实力
部分实验仪器




合作客户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