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准简介
行业标准《基于无线通信的人体佩戴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
主要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博鼎实华(北京)技术有限公司、联想(北京)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深圳信息通信研究院、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同耀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高通无线通信技术(中国)有限公司、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重庆信息通信研究院、北京通和实益电信科学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西安通和电信设备检测有限公司、北京中科国技、荣耀终端有限公司、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刘宝殿 、安海龙 、董立成 、肖雳 、周镒 、熊宇飞 、姜雪 、郭伟 、李华 、张兴海 、刘殿铭 、曹珺飞 、梁勇 、魏蔚 、李国庆 、柏青青 、蓝江鹏 、罗森文 、谈儒猛 、刘志辉 、金亦然 、韩斌 、张昆 、潘正 、李国栋 、康岛 、郑科 、杜晨光 、芦婷 、张志华 、庄甘霖 、周锐 、叶扬韬 、何观寰 。
标准基本信息
- 标准号
- YD/T 4731-2024
- 发布日期
- 2024-07-05
- 实施日期
- 2024-10-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
- M04
- 国际标准分类号
- 33.100
- 归口单位
-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
- 主管部门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行业分类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备案信息
备案号:95588-2024。
备案公告: 2024年第8号 。
适用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基于无线通信的人体佩戴设备,可用于手腕、头颈、腰部以及身体其他部位佩戴,包括基于移动通信的人体佩戴的无线通信终端、人体健康指标监测设备、运动监测评估设备以及虚拟现实设备等人体佩戴的无线通信终端设备以及其他无线设备,例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眼镜、智能头盔、智能腰带、远程胎心监护以及智能心电监测仪等设备。
相近标准
- YD/T 1644.4-2020 手持和身体佩戴使用的无线通信设备对人体的电磁照射 人体模型、仪器和规程 第4部分:肢体佩戴的无线通信设备的比吸收率(SAR)评估规程(频率范围30MHz~6GHz)
- YD/T 1644.2-2011 手持和身体佩戴使用的无线通信设备对人体的电磁照射 人体模型、仪器和规程 第2部分:靠近身体使用的无线通信设备的比吸收率(SAR)评估规程(频率范围30MHz~6GHz)
- YD/T 1644.1-2007 手持和身体佩戴使用的无线通信设备对人体的电磁照射——人体模型、仪器和规程 第1部分:靠近耳边使用的手持式无线通信设备的SAR评估规程(频率范围300MHz-3GHz)
- YD/T 1965-2009 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络设备及其辅助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
- YD/T 1644.1-2020 手持和身体佩戴的无线通信设备对人体的电磁照射的评估规程 第1部分:靠近耳朵使用的设备(频率范围300MHz~6GHz)
- YD/T 1312.6-2004 无线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 第6部分:业余无线电设备
- YD/T 1312.2-2004 无线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 第2部分:宽带无线电设备
- YD/T 1312.5-2004 无线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 第5部分:无线语音链路设备和无线话筒
- YD/T 1312.15-2013 无线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 第15部分:超宽带(UWB)通信设备
我们的实力
部分实验仪器




合作客户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