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准简介
国家标准《空间环境 太阳能量质子注量和峰值通量的确定方法》由TC425(全国宇航技术及其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TC425SC1(全国宇航技术及其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空间环境分会)执行,主管部门为中国科学院。
主要起草单位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天工科仪空间技术有限公司、湘潭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学、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主要起草人沈自才 、欧阳晓平 、李兴冀 、邱震钰 、呼延奇 、季启政 、冒鑫 、王月 、冯学尚 、焦立果 、王馨悦 、左平兵 、路子威 、应涛 、李昌宏 、许冬彦 、孙威 、刘薇 。
标准基本信息
- 标准号
- GB/Z 44002-2024
- 发布日期
- 2024-04-25
- 实施日期
- 2024-04-25
- 标准类别
- 方法
- 中国标准分类号
- V 06
- 国际标准分类号
- 49.020
- 归口单位
- 全国宇航技术及其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执行单位
- 全国宇航技术及其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空间环境分会
- 主管部门
- 中国科学院
采标情况
本标准修改采用ISO国际标准:ISO/TR 18147:2014。
采标中文名称:空间环境(自然和人工) 太阳能量质子注量和峰值通量的确定方法。
相近标准
- GB/T 41206-2021 空间环境(自然和人工) 宇宙线和太阳能量粒子穿入磁层 有效垂直地磁截止刚度的确定方法
- GB/T 41457-2022 空间环境 地球同步轨道太阳质子注量及其统计模型置信度选择指南
- GB/Z 42244-2022 空间环境 利用准动态模型获得地球辐射带注量的最劣情况和置信水平的程序
- YD/T 3552-2019 确定人体内空间平均峰值比吸收率(SAR) 无线通信设备(30MHz~6GHz) 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计算SAR的特殊要求
- YD/T 3553-2019 确定人体内空间平均峰值比吸收率(SAR) 无线通信设备(30MHz~6GHz) 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计算SAR的通用要求
- YD/T 4196-2023 确定人体内空间平均峰值比吸收率(SAR) 无线通信设备(30MHz-6GHz) 有限元法(FEM)计算SAR的通用要求
- GB/T 43062-2023 核能 反应堆压力容器和堆内构件中子注量和原子离位次数(dpa)的确定
- 20241515-T-491 空间环境 航天材料空间辐射效应试验方法
- GB/T 24007-2024 环境管理 确定环境成本和效益的指南
- 20230701-T-469 放射性物质危险量的确定
我们的实力
部分实验仪器




合作客户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