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概要
植物油起泡点测试是评估植物油在加热过程中产生泡沫特性的重要检测项目,主要用于判断植物油的纯度、稳定性及加工工艺质量。起泡点的高低直接影响植物油的烹饪适用性和储存稳定性,因此该项检测对食品加工、餐饮行业及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第三方检测机构的专业服务,可确保植物油符合行业标准及安全要求,为生产商和消费者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检测项目
酸价:反映植物油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酸价过高表明油脂可能已变质。 过氧化值:衡量油脂氧化程度,数值越高说明油脂劣化越严重。 碘值:表示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影响其氧化稳定性。 皂化值:反映油脂中脂肪酸的平均分子量。 水分及挥发物:检测油脂中水分含量,过高易导致腐败。 不皂化物:评估油脂中不可皂化物质的含量。 色泽:通过比色法判断油脂的感官品质。 气味:感官检测油脂是否有异味。 烟点:测定油脂加热时产生烟雾的温度。 闪点:检测油脂在加热时的易燃性。 熔点:确定油脂从固态转为液态的温度范围。 冷冻试验:评估油脂在低温下的稳定性。 透明度:检测油脂的纯净度及杂质含量。 密度:测量油脂的质量与体积关系。 折光率:通过光学方法判断油脂的纯度。 脂肪酸组成:分析油脂中各类脂肪酸的比例。 残留溶剂:检测油脂中可能残留的加工溶剂。 重金属含量:评估油脂中铅、砷等有害金属的残留。 农药残留:检测油脂中可能存在的农药成分。 黄曲霉毒素:筛查油脂中是否含有致癌性霉菌毒素。 苯并芘:检测高温加工油脂中可能产生的多环芳烃。 抗氧化剂含量:评估油脂中添加的抗氧化剂是否合规。 微生物总数:检测油脂中细菌、霉菌等微生物污染情况。 大肠菌群:评估油脂的卫生安全性。 沙门氏菌:筛查油脂中是否存在致病菌。 过氧化氢酶活性:反映油脂的氧化状态。 磷脂含量:检测油脂中磷脂类物质的含量。 甾醇组成:分析油脂中植物甾醇的种类及含量。 维生素E含量:评估油脂的营养价值。 反式脂肪酸:检测油脂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过高有害健康。
检测范围
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玉米油,葵花籽油,橄榄油,棕榈油,椰子油,芝麻油,棉籽油,米糠油,亚麻籽油,核桃油,葡萄籽油,茶籽油,红花籽油,杏仁油,鳄梨油,芥花籽油,蓖麻油,月见草油,小麦胚芽油,南瓜籽油,胡麻油,沙棘油,紫苏油,榛子油,澳洲坚果油,乳木果油,棕榈仁油
检测方法
GB/T 5530-2005:酸价测定方法,采用滴定法检测游离脂肪酸含量。 GB/T 5538-2005:过氧化值测定,通过碘量法评估油脂氧化程度。 GB/T 5532-2008:碘值测定,利用韦氏法分析不饱和脂肪酸含量。 GB/T 5534-2008:皂化值测定,通过酸碱滴定法计算脂肪酸分子量。 GB/T 5528-2008:水分及挥发物测定,采用烘箱法检测水分含量。 GB/T 15624-2006:不皂化物测定,通过溶剂提取法分离不可皂化物质。 GB/T 22460-2008:色泽测定,使用罗维朋比色计进行比色分析。 GB/T 5525-2008:气味测定,通过感官评价判断油脂气味是否正常。 GB/T 12766-2008:烟点测定,观察油脂加热时产生烟雾的温度。 GB/T 21776-2008:闪点测定,采用闭口杯法检测油脂易燃性。 GB/T 24892-2010:熔点测定,通过毛细管法确定油脂熔融范围。 GB/T 5535-2008:冷冻试验,评估油脂在低温下的结晶行为。 GB/T 5529-2008:透明度测定,通过目视法判断油脂纯净度。 GB/T 5527-2010:密度测定,使用密度计测量油脂质量体积比。 GB/T 5529-2008:折光率测定,利用阿贝折光仪分析油脂光学特性。 GB/T 17377-2008:脂肪酸组成测定,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脂肪酸比例。 GB/T 5009.37-2003:残留溶剂测定,通过顶空气相色谱法检测加工溶剂残留。 GB 5009.12-2017:重金属测定,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法筛查有害金属。 GB 23200.113-2018:农药残留测定,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农药成分。 GB 5009.22-2016:黄曲霉毒素测定,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霉菌毒素。
检测仪器
酸价滴定仪,过氧化值测定仪,碘值测定仪,皂化值测定装置,水分测定仪,不皂化物提取装置,罗维朋比色计,烟点测定仪,闪点测定仪,熔点测定仪,密度计,阿贝折光仪,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
我们的实力
部分实验仪器




合作客户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